【仅为笔记】【图源:链接
我特别理解为什么朱利安.阿桑奇反感这部电影,我也理解为什么缺爷要接这部电影。因为它所讲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需要讲出来,需要人们持续关注下去,同时,它也是敏感的事件,我们至今无法给出定义,我们各执一词。但讲述这个重大敏感事件的电影,它的剧本是存在问题的。

看完《第五阶层》,我立马掉头重看了由阿伦.索尔金编剧的《社交网络》,对比之下,我看到的是从《白宫风云》走出来一个年轻编剧,不想一味模仿阿伦·索尔金的写作套路,努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处理类似题材,最后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故事。编剧乔什说:他不想把两部电影相比,因为《第五阶层》讲的不光有《社交网络》涉及的友谊与背叛,还有更为深刻的政治问题值得探讨。对于他的这个说法,我感到非常遗憾。

不单是因为2个多小时的电影,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地容下如此多样的深刻主题——如果要探讨信息公开等政治问题,就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讲丹尼和他那位绝望的女友,却把当时井喷一样的新闻事件全部揉成一团丢给我;如果要讲友谊与背叛,就不要预设立场,为丹尼代言。更让我的遗憾的地方在于,为什么要认为政治方面的探讨就是深刻的,而友谊与背叛就是流俗的呢?在我看来,所有问题,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所有的故事或事件都是人和人之间擦出的火花。我们喜欢的电影,照见的总是人心。

《社交网络》把重心放在角色之间的关系上,有血有肉,使发生的事件有了戏剧张力。《第五阶层》企图强调事件本身,不想把一个严肃的内核被戏剧性抢去风头,却反而让电影失去了光彩。有点讽刺的是,《第五阶层》最精彩的叙事部分,是以劳拉.琳妮所饰演的角色为核心的美国外交部如何应对外交危机的章节,观众可以在复杂地局面里清楚地看到这位女官员对各方面的果敢处置,和这个人物的紧张、焦虑、坚定和困惑。等等,我是在看《白宫风云》吗?我甚至想,如果《白宫风云》如果拍一集专门讲他们如何处置这场风波的特别篇,只从侧面对阿桑奇进行描写,一定会很精彩。所以看来,虽然,编剧厌倦了自己模仿阿伦.索尔金《白宫风云》时期的写作套路,但这个套路依然非常奏效。通过这个套路,阿伦.索尔金把脸书的故事从不同的视角铺呈开来,让扎克伯格的是非功过任人评说。难怪在《社交网络》公映前非常不愉快的马克.扎克伯格后来却表示还满喜欢这个影片。

如果我现在是在知乎上答题,我一定高叫“无情地折叠我吧!”因为一旦说作品不好,就一定有人吐槽“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何况我还是个缺粉来着。但举子无悔,电影主创不会因为反响不佳而后悔自己拍摄下《第五阶层》,我也不会后悔自己写这个。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我们谁都不例外。

  35 8
评论(8)
热度(35)

© 如此良辰美景又与何人述说 | Powered by LOFTER